生物安全时代:新生物科技变革与国家安全治理的深层挑战

核心内容: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理在《生物安全研究》发文指出,新一轮生物科技变革(以基因编辑、合成生物学为代表)正引发“非传统安全”危机——生物危害因子操控能力提升的同时,其来源难以追溯、危害机理复杂多变,传统安全治理模式面临失效风险。文章提出“21世纪或将成为生物安全的时代”,并列举四大挑战:个别国家追求“绝对生物安全”加剧体系性对抗;重大传染病疫情暴露全球公共卫生应急短板(如新冠疫情期间疫苗分配不均);生命科技广域应用冲击既有监管体系(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);生物恐怖主义威胁上升(合成病原体成本降低)。作者呼吁,中国需从“跨学科协同”(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)与“全球治理参与”(掌握国际话语权)双路径切入,构建适应生物科技时代的国家安全理论框架。
知识链接:生物安全的核心内涵包括“防范生物因子威胁”与“规范生物技术应用”——前者涉及病原微生物(如新冠病毒)、外来入侵物种(如红火蚁)的防控;后者聚焦基因编辑(如CRISPR-Cas9)、合成生物学(如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)的伦理与安全监管。